读书是自己的事——记王杰文老师与他的读书会

发布时间:2015-04-23浏览次数:1951文章来源:宣传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学者之事,必先为己,其为己有馀,而天下之势可以为人矣,则不可以不为人。故学者之学也,始不在于为人,而卒所以能为人也。

——王安石《杨墨》


在一次卢梭著作的读书会上,艺术研究院的王杰文老师讲了某老师的一则趣事:某年某博士生毕业答辩时说,某老师说过,学术为人。某老师当场就急了,我什么时候说过“学术为人”?学术为己,为己!

小小的会议室里,顿时哄堂大笑。

艺术研究院301会议室,每周三都会举行一场读书会。这个读书会从来不缺这样的笑声,但读的书却很严肃。本学期以来,便讨论了斯达尔夫人、卢梭、朗松、托尔斯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作品。主讲的王杰文老师和主评的徐辉老师都是很有“克里斯马”的老师,王老师入乎其内,深入浅出地把书的内容阐释清楚;徐老师出乎其外,客观地审视这本书并提出问题。大概因为徐王总爱唱“对台戏”,他们二人“鹬蚌”相争,参与者作为“渔夫”,总能收获很多乐趣。

学术为己,这是王杰文等老师的共识。正是秉承着这种理念,王杰文老师的读书会得以创办、坚持,两年来风雨无阻。

缘起

“一开始组织这个读书会,我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我自己。我希望能就某个话题系统地学习经典,通过自己的阅读、通过和别人的交流,来深化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2013年,王杰文老师受邀参加日本东京大学组织的一场国际性会议。会议讨论的重点是,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看作理所当然的,比如抽水马桶、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的使用。习惯往往会催生出惰性,视生活中不经意出现的事物为顺理成章,从而丧失或缺少了原本应具有的审视与反思能力。王老师是学民俗学出身,民俗学在国外已经转向民众日常生活的研究,他非常想了解这方面的前沿研究。这次国际会议像是一针催化剂,回国后,王老师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主题为“日常生活研究的经典阅读”,每周召集大家读一本书,最后足足做了20期。


读书会是一个很松散的团体,通常王杰文老师做主讲人,徐辉老师做主评人,魏晓凡老师做主持人,偶尔会有其他老师同学客串。来参加的师生都是自愿的,大家自愿来,主动自觉地去思考。

参加读书会的同学觉得这个形式很好,第一学期结束后,大家希望读书会继续进行下去。参加读书会的同学大多是学艺术学的,所以希望主题能和艺术学相关,于是王杰文老师在第二学期提出了“艺术界”这一主题。这学期主要由徐辉老师负责。读书过程中,学生又反映存在读不懂、读的太慢等问题。王老师表示,我们讨论的都是西方现代的问题,这与188比分直播:的现实、与我们的知识背景存在一定距离。所以当读书会进行到第三学期,也就是本学期,王老师把主题定为“艺术与社会”,选读的是18世纪中期启蒙主义时代以来的一些大师的作品,他试图与大家一道追溯此问题的古典表述形式,厘清“艺术社会学”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