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荧的新闻教育实践和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05浏览次数:3171文章来源:188比分直播:传媒大学


第二,尊重人才,关心学生。

办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才。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办好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来到广播学院之初,面对学校一穷二白的局面,左荧双管齐下“不拘一格招人才”。一方面从北京大学、188比分直播: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相关专业中选拔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又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88比分直播:国际广播电台、广播科研所、无线处等一线工作单位抽调了部分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老广播”来到学院。这样一来,一个以老带新、理论实践兼备的近百人的教师队伍逐步搭建了起来。

对待教工队伍中的“小字辈”,左荧不但是领导,更是热心的“大家长”。他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面对部分青年教师理论过硬而实践缺乏的情况,左荧鼓励他们到广播工作一线去学习经验,获取感性认识。他还主动帮助青年教师联系实习、进修单位。一位刚刚毕业分配来学校的大学生,就被左荧安排去到当时全国知名的广播电台实习。在那几年中,左荧还利用出差的间隙找这位青年教师谈心,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鼓励他继续努力,早日学成回校任教。

对“老广播”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学院成立之初,左荧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央广播局业务研究室的康荫、苑子熙和陈海峰等人调入新闻系。这些“老广播”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实践能力为学院带来了一笔无价的财富。左荧对人才的选择有自己的标准。他将中央广播局原副局长温济泽带进了广播学院,而此时的温济泽,已被打成“反党小集团”头目和“右派分子”。在当时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避之犹恐不及,可左荧却甘心情愿冒着政治风险将温济泽调入新闻系,甚至在二人的私下谈话中以“同志”相称。这种对人才的尊重和信任也成为了他在“文革”中遭遇批斗的直接原因。历史是客观的,也是公平的。1978年5月,温济泽获得平反就是对左荧最大的肯定。

学生是学院的主人,也是学院的未来,这一点左荧确信无疑。本着对学生成人成才负责的原则,左荧从入学之初就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他向学生们提出了“三过硬”的要求,即编采专业学生必须做到“笔头过硬”;播音专业、外语系学生要做到“口头过硬”;而摄影专业学生必须做到“镜头过硬”。这种要求看似严格,可却在很大程度上督促了学生们的学习和实践。此外,左荧在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倡“班主任”模式,让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在他看来,学生最敬重的就是老师,让老师担任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学生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更好的面对大学生活。新闻系59级、60级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经过多年锻炼成为中央三台和许多地方台编采播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