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新媒体部:把握机遇,坚守初心
(通讯员 杨博雅)“大学是允许试错的,要学会把握机会。”开学典礼的一句话,我铭记至今。校级组织对我来说是更大的平台,有188比分直播:学习的机会和资源。于是我选择加入新媒体部,新媒体部也选择了我,一个契机,把我和新媒体部紧紧联系在一起。
大一伊始,我在学部的杂志社当编辑,有天编辑部的师姐问我:“校团委的新媒体部正在招新,我看你挺适合,想不想去?”当时,我先是惊喜——这是师姐对我的肯定,随后便是顾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新媒体部的工作,难以承受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不过我还是选择了接受挑战。到现在,我进入新媒体部已经三年半了,校团委和新媒体这两个词可以说是贯穿了我的大学生活。我能够感受到自己在新媒体部的磨练中愈加成熟。大一作为干事,我的任务只是完成师姐布置的文案。任务繁琐却简单,所要处理的只是眼前事。大二成了委员,在团队中作为承上启下的部分,也顶着来自干事和部长的双重压力。这一阶段是最辛苦的,也是成就最多的。当我带着我的小组出去采访、街拍时,常常是累并快乐着,特别是阅读量不停上涨时,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当我成为整个团队的领导者,我发现我的注意力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团队内。在团队的分工作业中,我只负责最后的审核,很少再深入接触内容创作的部分,于是我需要对委员们进行培训和沟通,以保证团队整体方向的正确。成熟的表现在于不计较眼前得失,而是进行更深远的、多方面的思考,为整体的利益服务。在与老师和各组织联络的过程中,我的性格变得沉稳,也因此受益匪浅。
新媒体部是顺应时代潮流而创建的部门,我们的每一步都是随大局而动。从紧跟时代步伐,率先创建微信公众号,到微信平台一枝独秀,再到微博、微信、网站三者齐头并进,我们一直在强调作为网络与新媒体运营部的先进性和全面性。微博要玩转话题,树立校团委的微博公信力和影响力;微信要讲求形式丰富,H5、推送、个人微信号都要面面顾及;校团委官方网站作为门户,活动更新要及时,代表校团委面向大众。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微信这一杯羹,要具备全局观念,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适应并掌握游戏规则,新媒体部才能成为一棵常青树。
在新媒体部工作,必须要做到较真、敏感、灵活。灵感来了就要及时把握并且深入思考,热议话题可以尝试换个角度切入,追不上的热点就果断舍弃,将精力投入到新想法中。“贴近用户,了解用户需求。”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新媒体运营者,要从认真发每一条朋友圈开始。在当今新媒体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丰富推送的图文形式是一条可取之路。在推送中加入有趣的短视频是新媒体部常用的形式,每逢情人节、圣诞节等特殊的日子,我们都会拿起设备走到校园里进行街头采访。受访的同学们都很配合,这帮助我们获取真实、有趣的素材。其实,拍视频最有意思的不是最后的成果,而是组员们在一起拍视频的过程。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部员们除了每周一次的例会,很少有见面的机会,工作全凭一台电脑。而拍视频的活动可以把部员们聚起来,大家有说有笑,既可以完成任务,又可以联络感情、缓解压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正因如此,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计划适当增加外拍的任务。
新媒体部的工作节奏很紧张,几乎每天我都有不少的工作需要完成。每天晚饭期间,是推送的审核时期,也是最忙的时候,有时甚至忙到没空吃饭。长此以往压力自然很大,所以每天的工作完成之后我都会去做其他的事情娱乐消遣,尽量不接触工作,平衡日常生活和工作。
许多人到大学之后会发现,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常常会有冲突。其实只要掌握规律,将时间分段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我在白天无事时会去图书馆、自习室或者在宿舍休息,到了晚上就专心工作,完成后再自由支配时间,放松身心。闲暇时候,我就像所有的文艺青年一样——听歌、看书、看电影,最近还喜欢上了足球和台球。以上是我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事实上,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大二的我,有时既被师姐教育又被师弟师妹抱怨,夹在中间压力很大,找不到成就感,很想放弃。后来,我学会自己解压,找准方向之后,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如今部门中一些师弟师妹向我反映工作繁多枯燥,想放弃。除了安抚他们的情绪,我也希望每个人在说出放弃之前都想想自己的初心。
不只是新媒体部的孩子们,每一个校媒人,面对压力和困难时,都应该沉住气,学会在日常的工作中寻找成就感,并保持活力和热情。我们既然称自己为校园热点的捕捉者,就只有对热点保持敏感,才能使我们创作的内容保持活力,从而吸引受众。同时,部门不是兴趣班,是工作,有它的意义和责任,学会承担责任,这是我在学生组织的工作中最深刻的体会。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应该不断塑造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虚掷时光。勤学,好问,踏实,肯干,记住这几个词,无论到哪里都适用。
(编辑:阎玺)